
篮球名宿后裔同场竞技,上海青少年篮球精英展现实力
MAGIC3精英组赛事精彩纷呈。
“大众组注重普及,精英组则侧重于提升,两者相辅相成。”MAGIC3总裁判长周赟对新增精英组的定位给予高度评价。
16日,MAGIC3上海市青少年三对三超级篮球赛精英组预选赛圆满结束。本次赛事吸引了全市16个区的75支队伍、300名选手报名参与。
与前两年相比,MAGIC3赛事首次设立可评定运动员技术等级的精英组,不仅拓宽了赛事的普及面,也使得比赛更具深度。
正如中国篮协主席姚明在开幕式上所言,“三人篮球运动在上海得到如此推广,充分展现了项目的活力和可塑性,希望更多青少年通过三人篮球运动强健体魄,丰富生活。”
女子初中组展现高超投射技巧。
精英组,实力非凡
“防守!防守!”“篮下有空位!”“盯人!”场上初中女生们激情呼喊,气势毫不逊色于对面高中男子组,OD体育APP。
一位女孩用标准的投篮动作投进空心远射,场边观众甚至没有太多的惊讶声。
这是MAGIC3精英组女子初中组的预选赛。尽管是预选赛,但现场与网络上《女生打球是什么样》的视频大相径庭。
队员们的处理球十分流畅,很少出现走步或违例现象,许多球队在比赛中跑出漂亮的战术。
两天比赛结束,教练和裁判纷纷表示:“精英组水平确实很高。”
场边加油的姑娘们。
今年MAGIC3的最大亮点在于,既延续了无门槛的大众组,又增设了可评定运动员技术等级的精英组,以提高赛事含金量。
精英组分为男、女初中组和高中组共4个组别——初中组参赛年龄为2005年9月1日至2025年8月31日,高中组参赛年龄为2002年9月1日至2005年8月31日。
据了解,精英组参赛对象为2025年上海市青少年运动员篮球项目注册运动员,并持有有效参赛卡,经过各区严格选拔脱颖而出。
松江区教练贾贺茗首次带队参加MAGIC3赛事,兴奋地表示:“只有综合素质、球技都突出的学生才能被选拔,能代表松江区参赛非常光荣。”
值得一提的是,这也是上海首次举办可评运动员技术等级的三人篮球青少年比赛,为明年三人篮球项目正式进入上海市运会奠定基础。
刘雨茜(右)是上海男篮教练刘鹏的女儿,OD体育线上。
名宿后裔齐聚赛场
本次精英组共有来自上海市16个区的75支队伍、300名选手报名参加——其中不乏上海篮球名宿的孩子,12岁的刘雨茜便是其中一员。
刘雨茜代表黄埔B队参加初中女子组比赛,父亲是上海男篮教练刘鹏,母亲曾是八一女篮队员。
出生于2025年的刘雨茜刚刚压着最低年龄线报名参赛。自三年级开始练习篮球,与年龄稍大的球员同场竞技,让她感到有些吃力。
刘雨茜在比赛中总结得失:“不仅是速度,还有对抗方面和之前比都不一样。她们在防守上的沟通和细节,也让我学到了很多。”
尽管刘雨茜认为自己并非三人篮球比赛的“菜鸟”,但面对更老道的对手,她还是觉得未能发挥全部实力。
同样感觉的张思宇代表徐汇B队参赛,年仅13岁,球龄已达8年。面对比赛中精彩瞬间,他充满向往。
张思宇表示:“今天有好几个绝杀球,看得我热血沸腾!”面对澎湃新闻记者采访时,他腼腆地表示自己还有很多不足需要改进。
从张思宇的神情中,可以看出他对比赛精彩瞬间的向往。他承认自己还有许多不足,并将目标定在小组出线。
输球并未让张思宇气馁,他已经开始为明年的比赛规划,“明年我和队友一定会再参加。”
“孵化器”与“试金石”
设立精英组的初衷是让年轻球员看到自身短板,学会在比赛中提高自己。
MAGIC3总裁判长周赟表示:“为什么要设置精英组,因为可以让大众组选手了解这个项目可以达到什么程度,这是一个引领作用,高水平的运动员更能展现篮球的魅力。”
“大众组注重普及,精英组侧重于提高。两者相互促进,提升整个青少年篮球水平,这是我们赛事最终目的。”
从首届比赛1700支队伍、6000余名学生参与角逐,到去年2168支球队、近9000名选手踏上篮球追梦之旅,再到今年吸引4570支队伍共18247名选手参赛,MAGIC3只用两年时间就在上海青少年群体中形成了不俗的影响力。
通过这项赛事,也涌现出优秀的球员——MAGIC3成立第一年,被球迷戏称“国产锡安”的上海男篮青年队李弘权,就获得了MAGIC3国际赛的MVP。
随着MAGIC3逐渐承担起青少年篮球人才的“孵化器”和“试金石”,越来越多的“李弘权”将在这片赛场上崭露头角。
在MAGIC3仲裁郁斌看来,精英组的设立对赛事是一个非常好的补充,但仍有许多提升潜力。
“还要加大培养力度,精英组可以朝着高水平竞技方向提高。精英组越好,大众组的参与人数才会越来越多。”